TNR是英文Trap(誘捕)、Neuter(絕育)、Return(回置)的縮寫,是一種以人道手段管理流浪犬貓增長數量的方式,藉由對流浪犬貓施以絕育手術,使之無法繁殖,接著施予剪耳標記,在手術恢復後,將其安置回原居住區域度過餘生。
自從2017年零撲殺政策正式實施後,傳統捕捉移除流浪犬貓的做法,已逐漸被TNR所取代。近年來,政府機關或動保團體在實施TNR的過程中,會增加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步驟,也就是所謂的Vaccinate,以防制狂犬病疫情,與TNR合併縮寫為TNVR。
流浪犬貓問題為全面性的社會問題,以捕捉淨空流浪犬貓為策略,會導致外來不受控的流浪犬貓源源不絕進入校園,反造成校園危害、資源浪費。宣導面對流浪犬貓的正確態度與方法,比逕行全面捕捉流浪犬貓更為有效,且符合人道精神。本校在對待流浪犬貓問題時,應同時儘量維持校園安全及宣導尊重生命的正確態度,其過程並應符合相關動物保護法之精神和要求。
根據政府相關單位推動的TNVR(Trap Neuter Vaccinate Return)策略,本校處理流浪犬貓之原則為TNVR搭配精確捕捉,並得徵求學生、義工及其他社區資源共同協助。流浪犬貓節育、防疫及追蹤所需經費得由總務處編列支應,並得由相關學生社團、義工及其他人員發動捐款。 經節育、防疫及追蹤之校園流浪犬貓可戴上明顯識別標誌,以茲識別,並定期追蹤及記錄防疫情況。
校園TNVR後的犬隻會戴「紅項圈」是代表長期佇留在交大光復校區的校園列管流浪狗,而「藍項圈」是代表長期佇留在清大校區的校園流浪狗,因兩校間有「交清小徑」,所以偶而校園內也看得到「藍項圈」清大校區的校園流浪狗。